礼仪培训

国际会议礼仪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2-03-07 浏览:字体大小[ ]

四、双边会议和多边会议
  所有的会议、会谈、会晤等都可能是双边的或是多边的。所谓“双边”是指与会者仅来自两个国家;所谓“多边’则是指与会者来自三个及三个以上国家。1993年7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曾在北京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阐述了他对双边和多边活动的见解。他说,双边的交流活动就是用符合对方利益的理由去做说服工作;所谓多边的活动则是利用各种国际与集团间的会议,阐述自己的观点。霍克把多边活动和国际会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在某些专家学者看来,国际会议既包括双边也包括多边的聚会;而另一些专家则是从国际会议中排除双边活动,例如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即不称双边会谈为正式会议。
  早在20世纪初期,英国外交官莫里斯•汉基爵士在《会议外交》一书中即指出:“一天会议所能完成的工作比通过传统外交,用通信来往方式几周内解决的问题还多。”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和国际会议的密切,涉及多国利益的问题已难以用双边的形式去求得解决,因而国际会议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际会议已成为多边外交的主要形式。
五、国际会议的分类
  关于国际会议的分类,也是众说纷纭,其原因主要是分析者角度各异。如果按地理范围分,可有世界性会议、区域或地区会议、次区域会议。介乎这些类别之间还可有跨洲、跨区会议。如果按会议的层次分,就有国家元首会议、政府首脑会议、部长级会议、高级官员会议等。如按会议周期分,便有特别会议、例行会议和定期会议。如按参加国的多寡,则可分双边会议和多边会议。如按与会者有否官方身份来判定,又可分政府间会议和民间会议。也有人将例行会议排除在正式会议之外。这样,国际机构的年会、届会等,都应视作非正式会议。究竟国际会议如何分类为好,可以留待专家学者们去研究和争论。对于多数与会者来说,认识到国际会议分类繁多就足够了。
  在汉语里,“会议”一词的含意是较笼统的,涵盖面较广。不同种类的会议必须另加专有名词加以区别,如代表会议、委员会、理事会、小组会等。但在外语里,不同的会议却有不同的用词。以英语为例:
  Meeting—一会议,最一般的用词,规模可大可小,层次可高可低,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聚会,如特别会议、联席会议、首脑会议、紧急会议;
  Conference——大会,较正式用词,使用范围甚广,多数国际会议用此词,如万隆会议、雅尔塔会议、美洲国家会议;
  Congress——代表大会,由正式代表出席的会议,一般规模较大,如国际地球物理学家代表大会、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
  Committee——委员会,建立以审议或处理特别的问题,如专家委员会、常设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组织委员会;
  Council——理事会,有任期的咨询或立法组织,如联合国安理会、经社理事会;
  Symposium——研讨会,主要指专题性的学术会议;
  Seminar——讲习会,讲授性质的学习班等;
  Round-table——圆桌会议,不分席次以示平等协商的会议;
  Panel——专题小组讨论会,带有评议和答询性质;
  Forum——一论坛,讨论大众关心问题的集会。
六、国际会议的起源
  国际会议的雏形很早即出现了。在中国,早在东周列国时代即有诸侯之间的集会。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曾同宋、鲁、卫、吴等国诸侯会盟于葵丘。及至公元前546年,多年争霸的晋楚两国,在宋都商丘召开了评兵大会。这是一次和会,与会者有14国之多。在西方,公元前8世纪出现的《荷马》史诗亦记载了希腊各邦之间举行会议讨论战争或媾和问题。应该说,国际会议始于中国和希腊。
  据史学家意见,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会议当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会议签订了和约,结束了欧洲国家间的3O余年宗教战争。这个会议先由战争双方,即天主教公国和新教公国代表,分别举行平行的会议,然后构成一个大会,历经4年的讨论达成协议。它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中世纪时罗马教皇也曾召开万国宗教会议,参加者不仅有僧侣代表,还有世俗国君的代表,但讨论的是宗教世俗问题,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
  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性国际会议应是1814年的维也纳会议。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相互敌对多年的6个欧洲君主举行了会议,重新调整欧洲各国的疆界,达成了新的“力量平衡”,使欧洲强国的均势得以持续3O余年。19世纪,国际会议日趋频繁,成为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国际会议的世纪”。


 

『 上一页』国际会议礼仪的历史变化     『下一页 』什么是国际会议礼仪

CopyRight @ 2006-2011 All Right Reserved 武汉逆风飞扬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花桥二村圆梦圆国际广场C座2806室
联系电话:027-82261442  027-82625458 QQ客服:743225261 1753888918 鄂ICP备0900580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