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商品里,一位客户不满地对经理说:“上星期,你们卖给我的润肤膏我不要了,快把钱退给我吧。”
“为什么?”
“你说,它是与脱发作斗争的,可是不管用。”
“您在试试看。再说了,我是说过,这种润肤膏可用来与脱发作斗争,但并未说,它一定能取得胜利。”
我不知道其他人作为客户遇到以上情况时的反应会是什么,至于自己,我反正是再也不会去这家商店购买任何商品了。问题也许还不单出在商品质量上,而是它的服务语言上。“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服务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得体的语言、动听的声音不仅能够体现个人涵养,还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干戈为玉帛。
由于服务语言的特殊性,语言也是我们像客户提供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服务语言既可以成就我们的服务,也可能会导致服务的失败。
以下我们提供一些规范化服务语言范本,以作为企业在搭建和推进精细化服务营销系统时借鉴。在程序上对服务语言相应的要求,有利于检查和指导服务员的语言规范性。由于各企业所处的地域、文化、年龄段构成等诸多背景因素的不同,企业在应用时需要量体裁衣,使用最适合本企业的工具
1. 服务语言分类与其运用
(1)称谓语
例:小姐、先生、夫人、太太、女士、大姐、阿姨、同志、师傅、老师、大哥等。
这类语言的后才处理有下列要求:恰如其分;清楚、亲切;不确定用哪个称谓最恰当时,对一般男士称先生,女士称小姐;灵活变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南北方的文化差异,各地使用的称谓往往不一样。我们曾亲历一桩由于服务称谓引发的笑话。南方商城中,一位妈妈正带着自己高高大大的儿子买衣服。儿子很客气地跟服务员打招呼:“大姐,麻烦你给我拿一下那件衣服。”服务员满脸胀得通红,说道:“我不是大姐,我的年龄可能还没你大呢。”于是那位妈妈赶紧上去解围:“我们北方是这样称呼的,这是敬语。”
(2)问候语
例:先生,您好!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圣诞好!国庆好!中秋好!新年好!
这类语言的处理,有下列要求:为你的客户量身定做问候语。简单地对客户说:“先生你好!”客户不会有特别的亲切感、愉悦感。可是一句“王先生,早上好”则可让客户感觉到服务人员确实是在跟自己打招呼,一下觉得自己被尊重了、重视了。如果再加上一些应景的句子,例如中秋节时向客户招呼“王先生,中秋好!”就强化了节日的气氛,拉近了客户关系。
把握服务语言的时机。问候语应该把握时机,一般在客人理你1.5米的时候进行问候最为合适。对于距离较远的客人只宜微笑点头示意,不宜打招呼。
配合恰当的肢体动作。对客人光有问候,没有点头或鞠躬的配合是不太礼貌的。例如,一些餐厅的服务员在客人询问“洗手间在哪里?”的时候,仅仅用一个远程手势表明位置,没有语言上的配合,甚至只是努努嘴来打发客人,这样就显得很不礼貌。如果服务员既用了远程手势,又对客人亲切地说:“先生请一直往前走,右边角上就是!”客人的感觉就会好得多。
(3)征询语
征询语确切地说就是征求意见的询问语。例如:李先生,您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呢?也许我可以给您一些建议
征询语常常是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程序。我们也将它称为服务温度计,当服务人员想知道客户的真实状态时,用征询语来征求对方的意见往往能得到真实的答案。很多时候,销售人员往往没有锁定客户,只顾自己讲得高兴、客户也听得高兴。可最终没有签到单,原因就是忘了用征询语询问客户的真正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服务过程中,如果征询语运用不当,会使客户很不愉快。例如,客户已经点了菜,服务员不征询客人:“先生,现在是否可以上菜了?”“先生,您的酒可以开了吗?”就自作主张将菜端上开,将酒打开了。这时客人或许还在等其他重要客人,或者还有一些重要谈话没有结束,服务人员这样做,客户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充分的尊重。
(4)拒绝语
例句:您好,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承蒙您的好意,恐怕这样会违反公司的规定。希望您理解。
这类语言使用时要求:一般应该先可定,后否定;客气委婉,不简单拒绝。
四川有个美食家罗亨长先生,20世纪90年代在四川文化厅、电视台的附近长顺街办了一家文化氛围很浓的小火锅店“吞之乎”。不少客人到这里就餐,还经常善意地出一些题目来为难老板。有一次客人说:“亨长,有没有炮弹?来一份!”亨长马上接过话来说:“有!有!我这里有泡盐蛋、泡皮蛋,二流炮弹,给您来一份?”没有难倒亨长,一会客人又说:“亨长你这有炮弹,还有没有月亮?”亨长叫服务员把窗户打开,搁一盆水在窗子旁,唱到:“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又对着后堂鸣堂叫菜,“上一盘推纱望月!”菜端出来了,原来是一盘“竹荪鸽蛋”,亨长向客人解释,竹荪表示纱窗,鸽蛋代表月亮,所以叫“推纱望月”,于是满座大喜过望。亨长说,老板应该与客人多交流,也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来调节气氛,总之尽量不要拒绝客人的要求。不过,服务员通常不能与客人开这样的玩笑,在商业交往中要讲究对等的原则,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很值得借鉴。
(5)指示语
例如:先生,请一直往前走!先生,请随我来!先生,请您稍后片刻。
由于指示语言本身就比较强硬,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注意柔化它,避免使用命令式语言。例如,客人进入到了企业不希望客户进入的区域,例如财务室等,如果服务人员很僵硬地采用“请你出去!”这种命令似的语言,就会让客人感到尴尬,设置会影响到交易的成交。如果换成这样的服务语言:“先生您有什么事让我来帮您,请您道等候区稍等片刻,我们马上有服务人员过来,好吗?”这样效果就会好得多。
(6)答谢语
例如:谢谢您的好意!谢谢您的合作!谢谢您的鼓励!谢谢您的夸奖!谢谢您的帮助!谢谢您的提醒!
答谢语一般用于客人表扬、帮忙或者提意见的时候,表情要真诚。
在销售、服务过程中,客户站在自己的立场,往往会有些很“特别的见解”要指正服务人员。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不管客人提的意见对不对,都要对客人的关注表示感谢。
2.服务语言形式要求
(1)轻声服务
在这里,我们要提出:没有声音的服务缺乏热情,没有魅力。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到某个餐厅进餐,服务过程中没有问候,没有语言的配合,只有手势,你作为客户的感受是什么呢?语言在服务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这里面,我们必须还要注意另外一点:轻声服务。例如传统的餐饮服务时吆喝服务,鸣堂叫菜、唱收唱付。可现代服务则讲究轻声服务,要求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2)使用柔性服务,无用强势语言
服务不是演讲也不是讲课,我们在服务时只要清楚、亲切、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不宜多说话。这背后的道理和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不要佩戴过多炫目首饰一样。客为尊,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让客户多说话,提升客户的被服务感知,令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可以放松、释放自己心里的压力,从而得到正面的情绪体验,而强势语言——包括语调、语气,则会让顾客感觉到压抑,甚至被强势控制。
3.服务语言程序要求
(1)服务开始有欢迎声。
(2)服务结束有道别声。
(3)服务过程中客人帮忙或者表扬时,有致谢声。
(4) 客人欠安或者遇见客人的时候,有问候声。
(5)服务不周有道歉声。
(6)服务之前有提醒声。
(7)客人呼唤时有响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