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宾接待礼仪培训第一节:总体要求
迎送宾客,讲究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在其整个具体过程中,必须主随客便,以礼相待,热情有加。
在接待工作的具体过程中,迎送来宾作为接待工作的具体七点,不仅理应为接待方所重视,而且亦为接待对象所关注。
在接待过程中,迎送来宾不仅反映接待方的接待水准,体现接待方的礼宾规格,而且意味着双方关系发展的程度,暗示着接待方对待接待对象的重视程度。同事还事关接待对象对接待工作的第一印象。因此,无论就接待方还是接待对象而言,接待工作中的迎送来宾所应当然地被视为一桩礼仪大事。
具体而言,接待过程中迎送来宾,在礼仪上有熟悉详情,确定“时空”,关注细节,熟知程序四个问题需要为有关人士所重视。
一,熟知详情
本着知己知彼的原则,从事迎送来宾的接待人员,有必要对有关状况掌握得详尽具体,细致入微。在此方面倘若稍有不足之处,就有可能产生连锁放映,影响全部迎送活动,乃至整个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掌握对方的状况
要将迎送来宾工作进行的圆满顺利,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效果,接待方有关人员首先应对来访人员的具体状况予以充分的掌握,这是接待人员做好迎送工作的基本保证。
1.主宾的个人简况
2.来宾的总体情况
3.来宾的整体计划
4.来宾的具体要求
5.来宾的抵达时间
(二)了解己方的要求
从事迎送工作的接待人员,尤其是其中的负责者,一定要对自己方的相关要求进行全面了解
二确定:“时空”
在正式的接待过程中,宾主双方均对迎送来宾的具体时间与空间十分重视,因为它不仅限定了迎送活动的具体范围,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迎送活动的效果。
1.活动时间
在具体从事迎送活动时候,对于时间问题理理应高度重视,有关的礼仪规范,主要涉及如下三点:
1.须双方商定时间
2.约定时间要精确
3.宜反复予以确认
(二)活动的空间
在明确迎送活动具体时间的同时,对于其具体空间亦有所规范,所谓迎送活动的具体空间,通常指用以进行迎送活动的具体地点,有关的礼仪规范,一般包括下述两点:
1.主方判断
2.环境良好
三关注细节
在迎送来宾的具体活动中,接待人员既要事事从大局着想,明辨大是大非,又要处处从小事着手,关注具体的细节问题,防止因小失大
古人认为要做好一件事情,通常需要天时,地利,任何,与之相对应,在迎送活动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就体现在天气,交通安全三大细节方面。
四熟知程序
就礼仪而言,凡属重大活动,皆应规定必要的程序,并届时循序而行,因此一般情况下,每一名具体从事迎送来宾的工作人员,都应当熟知制定程序,规范程序,简化程序,执行程序这四个与迎送或偶的那个密切相关的程序问题。
内宾接待礼仪培训第二讲:正式会晤
在接待工作中,宾主双方的正式会晤往往备受关注,接待人员对这一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礼仪规范必须掌握,所谓会晤,也称相见,一般是指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与他人郑重其事的见面,在接待活动中,凡是正式会晤多属礼节性活动,通常不会安排宾主双方就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磋商,但却可以直接反映出宾主关系的现实发展程度。
在正式会晤时,会晤形式和宾客之道这两个具体问题最为关键,对于接待人员来说,尤其是对座位次的排列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会晤的形式
所谓会晤的形式,一般是指会晤的具体方式,在安排会晤之前,自然必须首先要明确其具体形式,在正常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情侣卡陆昂,对会晤的具体形式可做不同的分区
根据会晤时来宾参加方数量的不同,可划分双边会晤和多边会晤。在双边会晤中,来宾只有一方,而在多放会晤中,来宾可多大两方甚至两方以上。一般而言,双边会晤要比多边会晤显得更为正式一些。所以除非有举行多边活动的特殊必要,通常都应当尽量减少安排多边会晤。根据会晤时宾主双方的具体身份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会见,接见和晋见。正常情况下,接待工作中的会晤多为会见,采用这种形式,符合对等原则。
二,待客之道
在正式会晤中,接待方作为主人,就应当掌握待客之道,接待之道的核心,在于礼仪待客,这一指导思想,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细心安排
2.讲究礼仪
3.热情相待
三,斟茶倒水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沉淀,孕育了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在此背景下,以茶待客,作为最具中国特色,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待客之道,早已成为正式会晤中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奉茶的人员
以茶待客,由何人来为宾客奉茶,往往具体涉及对宾客重视的程度问题,在家中待客时,通常可由女主人,甚至由主人自己为之奉茶。
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员,专职人员来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者亲自为之上茶。
(二)奉茶的顺序
若来访的客人较多,上茶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慎重对待,切不可肆意而为,合乎礼仪的作法应当是,其一,先为客人上茶,后卫主人上茶。其二,先做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其三,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其四,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
(三)敬茶的方法
以茶待客,一般应当事先将茶沏好,装入茶杯,然后放在茶盘之内端入客厅,如果来宾较多时,务必要多装几杯茶,以防届时“僧多粥少”供应不求
在上茶时,应当借此机会,向客人表达自己的谦恭与敬意。标准的上茶步骤是:双手端着茶盘进入可行,首先将茶盘放在临近客人的茶几上或备用桌上,然后右手拿着茶杯的杯托,左手附着杯托附近,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去。并置于客人右前方,茶杯放置到位之后,杯耳应朝向右侧,若使无杯托的茶杯上茶时,亦双手捧上茶杯。
为客人敬茶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用一只手上茶,尤其是不要单用左手上茶,双手奉茶时,切勿将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将手指浸入茶水,以免污染茶水
(四)续水的时机
为客人端上头一杯茶时,通常不宜斟得过满,更不允许让茶溢出杯子
在为客人续茶的时候,不要续的过满,也不要使自己的手指,茶壶扣或者水瓶口弄脏茶杯,手握茶杯的位置,应在其具体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下,如有可能,在续水时应在茶壶或者水瓶口附上一块洁净的毛巾,以防止茶水自由泛滥。
内宾接待礼仪培训第三讲:送别来宾
在接待工作中,送别来宾是最后一个环节,正所谓终者,来辩之送别也。作为接待工作的终点,送别来宾在接待活动中同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接待人员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引起做够的重视。
在接待过程中,送别来宾是迎送活动的具体延续,他同样体现了接待对方来访人员的接待水准和礼宾规格。尽管送别活动开始时,主客双方的交流会面已经基本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接待工作的具体完成,事实上,送别来宾关系着接待对象对接待方最后印象的形成。接待工作的圆满结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体现在送别来宾这一环节上。如果送别活动没有组织好,那么即使接待工作的其他环节做得再好,接待工作也是不能成功,留有遗憾的。
因此,接待人员千万不要轻视送别,更不要在送别活动开始前就为接待工作已经万事大吉而有所松懈,在送别来宾时,接待人员要掌握的礼仪主要有知晓情况,确定时间,充分准备,热情话别等几点。
一,知晓情况
在接待工作中始终存在着一条主线,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从事送别工作的接待人员,在来宾来访的过程中始终关注来宾的反应,尽可能地掌握来宾的要求和想法。并根据主宾双方的意图认真定制送别计划。 在送别来宾时,不能简单地根据来宾来访前就定制好的迎送计划行事,而要充分考虑到来宾来访期间的最新情况和各方动态,相应制定出新的送别方案,并经与来宾商量,只有宾主双方对此满意时才可执行。
二确定时间
1.提前确定时空
2.适当留有余地
3.严格遵守时间
三充分准备
具体从事来宾接待时,接待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送别工作,并悉心以对。在做送别工作的准备时,接待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限制送别的具体规模
2.安排合适的交通工具
四热情话别
当来宾离开时,接待方为其举行的送别仪式一般较为简化,通常包括话别和送行等具体程序,做好接待工作,就要一如既往,有始有终。在来宾结束了访问,即将离别之际,接待方必须认真的做好话别和送行工作。
一般情况下,公务接待人员应专程陪同来宾乘车前往机场,车站或码头。亲自为来宾送行。当来宾所乘的交通工具离去时,要向其挥手致意,特别要强调的是,当双方所乘的交通工具尚未开动或离去时,接待人员通常是不能先行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