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很重要,因为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在跨地区跨文化交往中代表民族形象、地方形象和国家形象。
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形象,形象就是外界对我们的印象和评价。
形象由二部分构成,。一是知名度。二是美誉度。形象的重要,一是说形象就是宣传,另外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务。形象好大家才能接受你的服务。形象就是生命,形象重于一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个人形象?
具体而论,有六个方面的问题,即个人形象六要素。
1、仪表。即外观也。重点是头和手,其他的部分不容易被人注意到,头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异味。男人的头发也有要求,不要太长。
2、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敌意;友善是一种自信,也是有教养。表情要良性互动。要双方平等沟通。
3、举止动作。要有风度,风度就是优雅的举止,。优雅的举止,实际上是在充满了自信的、有良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一种习惯的自然的举止动作。举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我们必须要树立个体代表集体这样一个理念。比如不能够当众随意整理我们的服饰,不能当众处理我们的废物,举止简言之是教养。进而言之,举止要优雅规范。所谓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手不要乱放,脚步要乱蹬。
4、服饰。服饰也代表个人修养。所以在商务交往中,服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搭配到位。首先要适合你的身份,适合你的地位。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装搭配在一起,要给人和谐的美感。
5、谈吐。就是语言,要讲普通话。第一要压低声量,打电话和谈话能声音过大,声音过大显的没有修养。受教育程度不高。说话的声音低一点有二个好处,一是符合规范,二是比较悦耳动听。第二、慎选内容,言为心声。你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要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第三、在商务交往中谈吐时礼貌用语的使用十分重要的。
6、待人接物。有三个基本事项,事关你的形象。时关你的企业生命。第一诚信为本;第二遵法守纪(给外国人买机票);第三“遵时守约”。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商务交往中必须要遵守时间,这关系到三点:一、是对人尊重不尊重的表现,二、你尊重不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己讲不讲信誉;三、你有没有现代意识,不遵守时间就是没有现代意识的表现。
出色女性的优雅风度
迷人的风度有赖培养,无意间的一举一动皆足以显示你的性格与教养。这里向广大女性同胞介绍几种有关坐、立、行方面的优美姿态:
一、站着等人的时候:把身体的重心放在一只脚上,另外一只脚则微曲,并且要拿出精神来,不要使自己弯腰曲背,另外,还要注意被等的人可能来的方向,如果你不介意地东张西望,被等的人走到你面前才如梦初醒似的吓了一跳,那是不太礼貌的。
二、提手袋的时候:挺胸、抬头、收腹、脚要直、步伐不要迈得太大。
三、拾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穿裙子或长裤,拾东西时,不可仅把腰弯下,而把屁股翘得高高的,应该把两膝尽量并拢再蹲下,才会显得文雅美观.
四、握手的时候:眼睛和善的望着对方的眼睛,身体微微向前倾,右手自然地轻轻握住对方的手片刻,如果手上有东西,不要挂在肘弯上,而应用左手拿住。
五、坐下的时候:背部贴在椅背上,如果坐的是很深的沙发,则要尽量往里坐,但以腿能安定(不易摇晃)为原则,双膝应并拢,向左或向右微倾,在公共场所,不可将鞋子随便脱下。
六、站起来的瞬间:如去拜访朋友,在离开的时候,突然像弹簧似的一跃而起, 那是很不文雅的,在起立之前,应先左手轻轻地扶住椅把,一只脚往后放,然后徐徐起立。
女士化妆应注意哪些问题?
淡妆上岗,这是基本要求。白领丽人,上岗应该化妆,化妆是自尊自爱表现,是企业管理完善的一个标志,注意事项是有的:
1、化妆要自然,妆成有却无,没有明显的痕迹,给别人的感觉,我长的就是这样漂亮,给人一种天然的感觉,有人认为我化妆就是要给人看的,这是不对的,局部化妆要与周围融合在一起。
2、化妆要美化,不能过分和前卫。美化要符合大众审美标准。
3、化妆要避人,不能当面化妆,有当众表演之嫌。
商务交往中目光的运用艺术
(1)当别人在交际场合说了错话或做了不自然的动作时,他一定会感到很尴尬,生怕人们嘲笑,蔑视他。这时你千万别看着他的脸,或看了一眼以后要马上转移你的视线。否则,他会认为你在用目光讽刺嘲笑他。
(2)一般来说,双方在交谈中,应注视对方的眼睛或脸部,以示尊重别人,但是,当双方缄默无语时,就不要再老是看着对方的脸。因为双方无话题时,本来就有一种冷漠、踌躇不安的感觉。如果在此时,你注视对方势必使对方显得更尴尬。
(3)送客人时,要等客人转过身并走出一段路后,不再回头张望你时,你才能转移目送客人的视线。
(4)如果你在街上或人多的市场商店里看到某陌生人风度翩翩,相貌端秀,服饰新颖,你想欣赏他(她)的美感时,请你从侧面或后面欣赏,不要在人家的对方停住脚步来看他(她),因为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当你发觉对方目光将要与你的目光相遇时,你应主动避开。
交谈的最佳距离和角度
西欧一些国家认为,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一米,但意大利人经常保持0.3到0.4米。然而,从卫生角度考虑,交谈最佳距离应为1.3米,这样就不至于因交谈而感染上由飞沫传染的疾病,保证健康。
人在说话时,可产生170左右个飞沫,飘扬1米远,最远达1.2米,咳嗽时排出460左右个飞沫;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最多达1万个以上,最远可喷出9米远。在飞沫中大部分是水分,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脱落细胞和病菌。这些微小的飞沫从口腔排出后,一部分射落于地;较为细小因水份蒸发而形成更为细小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传播疾病。因此,从保证健康出发,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1.3米;并最好有一定角度,两人可斜站对方侧面,形成30度角为最佳,避免面对面。这个距离和角度,既无疏远之感,又文明卫生。另外,在交谈中,如偶然咳嗽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能直对前面。
如何拒绝他人
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些同窗好友,或同事朋友,相处的日子久了,自然要相互求旁人点什么,如果我们能办到的话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办,假若朋友提出的某些要求过分,不是我们个人力所能及的。这就出现了要拒绝他人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拒绝,明知道一些事情办不成,
可又怕害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当你在说“不”前,务必让对方了解自己拒绝的苦衷和歉忌,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温和。
2、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如我再考虑考虑等,这种讲法讲话的人或许认为这是表示拒绝,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却认为对方真的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误了对方,所以切莫使用语言含糊的字眼。
3、把不得不拒绝的理由以诚恳的态度加以说明,直到对方了解你是爱莫能助,这是最成功的拒绝。
怎样获得别人尊重
首先,纠正错误时,不要给别人现成的托辞,提出合理要求时也不要表示歉意;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为了消除沟通方式上的上述不良习惯,可了以下七种方法:
(1)直截了当,说清吩咐和期望。
(2)考虑透彻,凡事陈述得合情合理。
(3)碰到问题立刻解决。
(4)小心选择要对付的问题。
(5)表现自己时不可愤怒。
(6)利用眼睛,停顿和手势加强效果,不要反复解释。
(7)不要虚假恫吓,要言出必行。
敲门的学问
因为某事到同事或朋友家拜访时,敲门是作客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掌握正确的敲门方法,对每一位拜访者来说也是自己学识、修养、风度的一种表现。
(1)敲门时轻轻敲过三下后,要耐心等待。敲门声的节奏不宜太快,更不要连续、重力地敲个没完。
(2)若是拜访住单元楼房的人家,在敲门的同时,呼喊一下被访者的名字更好。
(3)当敲过几次门而没人来开时,应想到被访者家中可能无人,就不要继续再敲了。
(4)如果遇到敲错门的事情,应马上礼貌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切忌一声不吭,毫无表示地扭头就走。
介绍的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和素不相识的人相识和建立友谊?主要靠相互介绍或自我介绍。
在赴约、赴宴、访友、招待会等场合,有一些人自己不认识,这时候需要主人作介绍。当主人向自己介绍别人时,一定要站起,致以谢意。要主动向对方说清自己的姓名,职业等,同时注意在第一次介绍中记住对方姓名,免得谈话时不好称呼。对一些自己不认识的长者或领导同志,要主动站起来,先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自己。
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谦虚,不能自我吹捧。如果你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不要在介绍时显示,只要说出在某某单位工作。初次见面过份地表现自己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自己给朋友作介绍要简洁明了。一般是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介绍时,要注意实事求是,掌握分寸,不能胡乱吹捧,以免使被介绍人处于尴尬地位。
如果你一连介绍几个朋友在相识的话,应把他们邀在一起,简单扼要地介绍他们相互认识,不要拉着某一个人作点名式巡回,使对方尴尬。
有时,在一个社交场合,自己很想认识某一个人,可又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绍,可以找一个既认识自己又认识对方的人作介绍。特别是想去结交一个素不相识的异性朋友时,最好不要冒昧地直接地自我介绍。
介绍姓名时,口齿要清楚,并作必要的说明,如介绍李某,可是说是“木子李”;介绍章某,可以说是“立早章”这样既听得明确,又便于记忆。被介绍的应以礼貌的语言向对方问候,点头或握手致意。
现在,名片的使用逐渐广泛,在自我介绍或被人介绍时递上一张名片,是既礼貌,又容易使对方准确记住自己的好办法。
赴宴与进餐的礼仪
赴宴时,应仪表整洁。赴宴不宜过早,过迟,如果迟到,要进行解释道歉,方好入席。
进餐时,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夹菜应先拣离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夹菜时不要在碗碟里乱翻找,较远的菜应等主人或同座客人表示请用后再下箸。
端碗时,不要大把托着。
吃饭时,切忌狼吞虎咽,吧嗒嘴。席上谈话不应含着食物。饮屑四射是极不文明的。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席中不要酗酒。
客人不得中途退席,如确有急事,要向主人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同时要向其它客人示意,方可离席。
客人餐毕,一般不要离席,应等其他客人吃完。
散席时,客人要向主人等致谢意,然后握手告别。并与其他客人告别。